2017-01-18
光是空间的另一半 用文创来成就照明价值

壹 大空间观

1、 空间的意义

什么是空间?

四维上下,漫渺宇宙,这是“空”;空是一种思维上的无边际,是精神的想象领域,“空”是最哲学的一个词,空对应的是实,无对应的是有。可见有和实不是一个表意。实为填实,充满,没有缝隙;有是存在,数量,辨识。空的意义很重要,没有空的理解力,设计工作就不能具备“场域”想象。

隔而有别,阻而不断,这是“间”。真“空”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尽头的虚无是没有感知和时间,对于人类来说,生存在一个无限空与有限空之间,这是最恰当的选择,在无限与有限之间,产生了“美好”、“意义”、“价值”、“情感”、“思考”。

现在不知道你有没有理解什么是“空间”——空而有间,如此而已。前面讲的一堆玄幻其实一点都不枯涩,没有那些理解,你就无法去想象空间,理解空间进而去设计空间。那么什么是“空而有间”,简单理解“空”就是无上下左右前后的虚体,甚至在“空”中没有时间概念。间就是某种连续阻隔,落在现实中就是目力可及的范围。

站在草原上,远处的山际线,头顶的蓝天,或者是白云,地下的青草连绵,这是“自然空间”。站在城市里,街道延长与楼房垂直相交,行道树阻隔,立面视线被打断,这块视野范围内能看到的范围,就是城市空间。站在室内,墙与地与顶构成室内六面,这是一个独立空间,区别与室外的走廊,楼外的广场。但是透过窗户我们又看到对面的楼房,我们所看到的又组成一个室内外混合空间。

正因为人是在移动中观察周边空间,所以空间设计最重要的就是视线运动过程体验。空间就成为一个不断变换和连续发展的三维立体,我们从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空间是局部重叠和相交的,在空间中你感受到不同的区域特征,气候,目标物,文化符号,人在感受空间变化的同时,也在感受时间的位移,时空就是四维世界了。

所以我们讲“大空间观”,是因为一切设计都是建立在“空间”中的。当然了,此处讲的设计仅指视觉设计,也可以称之为“视觉空间设计”。二维平面的设计是不是空间?我也可以理解为”空间“,因为形态,比例,构成,色块,阵列,肌理,排布,本身就形成视觉的延伸和系统分析,这些就是”视觉方法“。比如:一条曲线产生在平面空间,它起到了分割的作用,但同时优美的弧度,让平面产生对比,让空间错位和漂浮,甚至能感受到空间撕裂。

大空间观是指设计师应该具备的“空间链接”、“时间性”、“空间意象”、“空间图式”、“空间结构”、“空间约束”等,这一切都建立在“想象空间”和“心理空间”之上。

2、 照明空间的产生

空间由两样事物填充,一个是实一个是虚。比如我们处在一个室内,墙,桌子,椅子,各种陈列这是实物,形成交通动线阻隔。而空间中无处不在的光是虚,是空间中象征性的另一半。所以说空间中光是主体,一切元素,符号,实物都需要光的照射才能体现,无光无世界。

空间是一个大容器,内里映现出光各种变化和现象。同时光也以各种形状和形式或独立成为空间主体或被动成为空间符号。光学作用通过各种介质在空间中传播,最后形成我们眼前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世界中最基础的光是阳光,这个我们目视中最大的光源以它的温暖和引力维系着世界,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被太阳所支配,建筑师喜欢研究自然光在建筑内外所形成的光影层次,过渡关系,光所形成的立体图形,光让建筑内外充满生命力。任何一个忽视光的表现的建筑师,他的作品必然平庸。对于光影的重视有一个词语可以形容“里及表,表及里”,空间的层次和秩序,所赋予人的视觉情绪,全都依赖光的构成来实现。

由此而知光在空间中的主体作用。

分隔空间就是分隔光,这是对于空间本质的认识。光和空间是一致的,没有绝对黑体的空间,绝对黑暗的空间对于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现实社会中我们建造房子,是在分隔视线,同时也把光分隔开。我们用墙体,家具,物料将光区分开,通过介质(色彩,光源,色温)来界定每一个不同功能空间的光强,光色,光照范围。我们之所以区分这些就是为了满足人类在不同照明空间的情感需求。比如我们设计酒店空间,门厅的光色需要明亮温暖,大堂的照度需要均匀层级,接待区的效果需要还原真实,咖啡区的情调需要温馨静谧。这些都是通过光的照射距离,范围,角度,色彩,功率来体现。人为地赋予空间不同的照明视感就是为了满足人在生活中的心理需求,照明空间是为人服务的,一切照明空间设计都应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以期获得更多的共鸣。

3、 城市空间照明

对于什么是空间和什么是照明空间,以上的表述肯定是有关哲理,但我如果说“空间是人造出来”的,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设计了空间,相信没人会有意见。空间是给人感受的,无论是具象空间还是抽象空间,在空间中诞生了建筑,景观,园林,广场,这些集合以后就形成了城市。城市就是上述这些按照一定分布并且将分布联通起来的居住聚落,城市用生产—贸易—资产—建设维持生命活力,提供再发展的能力。城市用人口—教育—文化—代谢形成历史精神,带来鲜明印象。

城市空间建立在宏观的组织调度上,我们所做的更多的是“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包含的类别很多,并且都是实际发生,立即执行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城市设计需要对城市具有宏观深刻的认识,对于城市精神,城市源起,城市底蕴,城市沉淀,城市现状,城市未来都有相对周密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城市照明设计,城市交通设计,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城市功能设计等等相关工作。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城市设计是指为达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审美或者技术等目标而在形体方面所做的构思,它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形体,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工程项目的设计,二是系统设计,三是区域地块设计,如新城建设,旧区更新等改造保护内容。”

城市空间是一个大的范围概念。城市空间的本质是人的视野范畴内,有边界,有象征性轮廓,有地理特征的集合体。文化必然有区域性和独有个性,也就是鲜明的特征标注着此空间的历史过程和人文记忆。当居住者和参观者在这个空间中居停行走的时候,他通过识别特色形象物,感受空间文脉气质,体验区别于他处的符号而确定此处空间的个性脉络。产生深入了解的动因,进而与空间互融。

凯文林奇从城市的社会文化结构,人的活动和空间形体环境结合的角度提出,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活动的交织。进而应从城市空间结构上实现人类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共存。

城市照明设计关键点在于“照明城市体验”,强调美学上的观察,特别是建筑物与天空的关系,建筑物与路面的关系,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城市照明设计不是孤立的一项设计,它结合了建筑,规划,景观,交通等设计内容,将各种元素加在一起综合比较,有主次,有缓急地进行。

按照凯文林奇的说法,城市的意象(意象是对于人认识城市的参考坐标,并因此展开认识和想象)的构成元素有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等构成。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模式非常生动地解释了城市巨大框架的基本生成形式。人们根据对于意象的体验和发现进而熟悉城市,

城市照明设计应该分清主次,梳理节奏关系,建立空间格局意识。照明为夜晚的城市注入灵魂,用光色彰显城市气质。针对马尾的城市照明设计首先确定如下设计逻辑:

6.1 节点,由点带线,让点活跃起来,形成中心效应。组成点的路口四周建筑采用照明手法予以烘托渲染。

路线,由线所形成的脉络清晰,主干街道建筑立面形成延展,重要街道的上的标志性建筑重点打造,形成脉络延展线上的突出高潮,给人带来视觉变化。

景廊,打造最佳照明环境的观景长廊。将桥梁和观景堤岸步廊做照明重点,分别做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照明,并形成一定的灯光表演画面。

标志,城市中的视觉高点或者关注要点。选择马尾的重要建筑群落,商业地带建筑。城市中突出的点状或块状元素,可大可小,是人们体验外部空间的参照物。可以进入或远距离观赏。

边界,城市的边界包括有环路,城乡结合区,主要迎宾大道,通往高铁,火车站的快速路等。在照明上体现城市的品质,优化照明的综合表现。

城市照明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也是一种具体落实的行动。城市照明从现象学上来解读包含有功能性和装饰性两大类别。这两者又相互交叉互为作用。但照明是人的视觉感受现象,对于光的识别,判断,引申,升华都是人的感觉到知觉的范畴。于是城市空间照明就是一个从感受到接受的视觉心理引导过程。不论是功能性照明还是装饰性照明所表现的目的都是在诠释一个区域的特征,属性和气质。

马尾在多年的城市灯光建设中成果积累颇多。城市光环境重要的是让人在感受光的过程中同时拥有积极的审美体验。在城市的照明建设中,城市美学对应的是照明的人居舒适性,安全性和便利性。以及照明所形成的艺术表现。

4.1、功能照明美学:

4.1.1舒适性:人居的照明光色所带来的甜蜜和幸福感,由光所主导,所诱发,所促进。舒适性表现在人的内心的满足和精神归属。

4.1.2安全性:照明的安全作用在人的生活中起到基本的功能要求。我们通过灯光来识别环境和周围的不安全因素。

4.1.3识别性:夜晚空间中的物体间反差,通过照明的明暗,对比,刻画等手段清晰地表现出来,用灯光引导,形成城市不同区域的印记。

4.2、艺术照明美学:

4.2.1完整性:过往的城市灯光呈现为“碎片化”的居多,也就是在环境中楼体与楼体,景观与景观之间没有联系和过渡,彼此分散形成各自独立。这主要是缺乏整体性空间照明规划所致。完整性表现在光的色彩上,亮度的呼应和过渡上,手法的延续使用上。完整性强的照明设计给人以浑然一体感,可以在城市的某一个截面上(比如观景长廊,街道延长立面)形成统一有序的变化,让夜晚照明更具过目不忘的张力。

4.2.2联想性:照明的联想性如同“格式塔”心理,通过照明光色图形的“图底”互换,通过对完整图形的转移式想象力而形成。照明图形让观看者从一个光色表现联想到更有意义的照明背景,甚至在看到某种色彩,图形时联想到更丰富的心理暗示。

4.2.3特色性:具体到特色所反映的正是该地区所固有的区域文化,风俗风貌,地理人文,气候特点等。照明的特色性需要通过光色体现出区域空间的独有品质和精神,这是照明的场所意识。让人看到后理解这样的灯光韵味和空间的气质是一致合拍的,而不是关系混乱,张冠李戴。

4.2.4秩序和对比:犹如一首曲调所产生的高低音符过渡,主音调重复贯穿,节奏控制张弛有度一样。照明同样存在着上述音乐所具备的协调性和铺排意识。比如我们在做江岸的连绵建筑照明时候,如果平铺直叙将所有建筑全部渲染成一个色调一样亮度,手法也趋同,光的范围也没有差别,就是将建筑照射的通体明亮,除了多耗费能源以外不能起到任何审美作用。灯光在夜晚一定要形成强弱的对比和渐变,亮与暗的反差体现,这样才能给人以审美的连续性。

4.2.5趣味和意境:很多时候空间照明依靠手法而出奇制胜,不同的用灯考量和目的造成空间中光环境的多变和趣味十足。由此形成艺术设计中的图形化效果,给人以新奇,启迪,思索甚至是灵光乍现。人的思维发散就能通过趣味照明联想到一定的“意境”。在意境中个人的关注点不同,所领悟的境界也不同,于是意境就成为多种的语言文字表述。

城市灯光更新思考:

中国城市照明建设历经十余年,在每一个城市都初具规模,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阶段性审美特征。从十几年前刚刚实施照明建设时的大功率投光灯投射照明,到随后LED灯具兴起开始用数码管,彩条灯勾勒建筑轮廓,随着LED灯具的小型化和建筑本体结合更好,高光效节能型的技术提升,小型LED投光灯开始大规模应用在楼宇,景观,水系上,针对建筑细节,景观局部进行有效投射,形成重点刻画作用。

5.1 手法丰富多样:

每一个城市都有十几年的城市照明历史,并且都形成了一定特色和成绩。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审美的提升,我们发现以前的观念和方法在今天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要求了。比如建筑照明,今天更多的是用投光渲染取代轮廓勾边;景观照明,可以营造出月光氛围和树木的剪影效果。手法越来越丰富,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也就越来越巨大。

5.2整体替换孤立:

城市照明越来越重视空间的完整性,将城市的一处界面做完整打造,将区域内的不同建筑以及不同业态做统一性规划设计。避免碎片化和各自孤立状态。比如处理一条“一江两岸”的时候,将两岸连绵的建筑的天际线以及起伏动感设计出来,在连绵中寻找突出的结构点予以重点打造,形成序列中的高潮。

5.3 动静因地而宜:

根据区域的业态和功能划分来确定城市灯光的动静变化,并且以静为主动为辅,动静的结合与过渡自然中存在合理性。动静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当人在穿越空间时,感受的是环境的适宜与美感,而不是毫无规律的动态暴露。

5.4 内涵脱离肤浅:

空间照明的本质在于让观看者欣赏到环境的美感,以及环境中所包含的潜在文化,气质,属性和价值。照明在照亮环境的同时也带给观看者以发现,做文化照明,启迪照明,用光让空间生动起来,充满生命力。

5.5 光绘空间技术

技术的提升带来设计手法的革命,今天的城市照明设计已经不再满足于用LED灯具全盘照亮建筑空间的模式了。城市照明进入新时代,这就是利用建筑景观载体做为画布,用光做调色,描绘出一幅用灯和光所组成的光影塑造的城市夜晚全新画面。这不仅是照明手法的更新,也是城市面貌,城市精神的重塑。

5.6节能与智能控制手段的利用

节能需要更优质的光源和适度性设计,节能需要智能化技术更好地融合,节能和智能是并行的结合体,通过智能化设计更好地根据人的需求设计功率,采光时间,图形变换。甚至根据人的流动设定灯具功率的密度和范围。节能是未来大趋势,而智能让节能更具有实践意义。

5.7灯光与人的互动融合

光拉近了人与环境的亲密程度,环境中的光让一切消费体验,视觉知觉,行为动作都变得生动和亲切起来。适宜的光让观众产生情感依赖,精神享受。不适宜的光令人厌倦产生逃避心理。灯光的科技,与人的交互,智能的变化,人的操作体验,这些都让灯光与人的交互成为可能。

做为城市照明,其设计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虽然城市与建筑是固态形式存在,但照明做为一项附加在城市之上的艺术和技术手段,必然会随着城市美学,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发展而出现变化,调整,有时候这个周期会很短。城市照明审美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沉淀而出现周期性提升,社会大众对于照明的认知和判断也在逐步得到加强。城市照明可以说已经是一种常设化的视觉形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这一切特征又说明城市照明只能做为“城市设计”的一个环节来从事。但不管城市怎么扩容和变迁,那些做为基本视觉欣赏和人本关怀的照明手段,永远都只会以最舒适、最愉悦和最便利为设计的方向。

  贰 大设计观

1、 项目调研与场所精神

对于项目的初始

2、 照明与照明设计

3、 照明设计四要素

4、 设计的形式和构成

5、 如何理解符号化照明

城市照明的观察以观察者的运动为标准,我们不会静止地审看一处照明现象,我们的视点会略过低矮的楼宇观察更远处的高层建筑,我们看到城市的横截立面,每一处空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都如同一幅长卷,具有纵深感和开阔感的立体长卷。从单纯的截面来说它是平面化的,表现在设计前期就是犹如效果图一般的图面,但人是活动的,人在运动中视线不断转移,上一个视觉空间和下一个出现局部重叠。上一个画面和下一个画面产生关联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做图形化照明的原因,因为人的心理都在找寻空间意义,上下文关系,这就是格式塔图形心理学的存在作用。

6、 文创与照明设计的结合

  叁 大社会观

1、 社会生活中的照明需求

2、 建筑与建设

3、 建筑照明美学意义

4、 从社会的角度理解照明需求

5、 面向未来的照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