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8
从乡土记忆到乡村照明 诗意的生活追求-江海洋

从乡土记忆到乡村照明

诗意的生活追求

以福建永泰嵩口镇照明设计为例

  一 乡土定义:

什么是乡愁?什么是乡土记忆?

用什么样的眼界审视当代中国乡土社会的建设与复兴?

今天的乡土社会问题已经不是当年晏阳初和梁漱溟一心致力于乡土伦理与乡土自治的那个年代了。乡土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末梢,虽然幅员辽阔但是最容易被边缘化;虽然人口众多,但是离心力作用下乡土日渐衰落。当一个人、一群人、一个社会的人都在用猎奇和探秘的心态看待乡土时,我们已经将乡土视为和我们对立的身外一部分。虽然我们不乏听到“回归乡土”、“重塑乡土”的声音,甚至也能见到极个别人远离城市再一次回到耕读生活中去,但我们不可遏制地看到,乡土正在死亡或者行将死亡。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英文版名释义为“捆绑在土地上的中国”。今天的中国社会早已是“市场中国”,我们经历了四大变:第一传统宗族治理体系在革命运动和泛经济大潮冲击下消失;第二国家取消农业税,让千年来的农民与政权的关系发生改变;第三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到城镇,数千年来农耕文化最重要的“传宗接代”生育观逐渐被新的人生价值观取代;第四生产资料再也不能自给自足,乡土不再封闭,全国各地的协同性越来越加强。人与土地的关系再也不是捆绑成一条路,乡土无法保留住人的时候,也就是乡土失去生命力的时候。而今天所要做的乡村重建,其实也就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将人重新召唤回土地,让土地不仅是耕作生产物资,还能发挥出更多的意义,带给人更多地物质和精神享受,让人们乐于生活在这里,感受和城市完全两极的世界。

乡村照明设计的目的就是重塑乡土空间的活力,此所指照明设计并不局限于夜晚时间,也有通过建筑和景观以及艺术构成来实现阳光下光影所带来的趣味性和视觉丰富变化。让我们眼前的乡土告别陈旧和落后,让乡土的气息和光一起构成共同的乡土记忆。设计师对于空间含情脉脉的塑造,其实就是让“乡土味”回归的更真实,更有吸引力,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1.1 乡土记忆: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礼治社会,自古以来的社会政治经济改革覆盖面最大,影响最深远都是在乡村社会中。稳定的乡土构建了稳定的政治生态,土地制度成为国本政策,秦以前的经济标榜农神后稷,在《诗经》一书上可以看到先秦的以时令种植庆祝丰收的大量描写。井田制废,私有制起,土地关系着税法、工商、货币以及水利。汉初建国,轻徭薄赋,省民以力,均输、平准等调剂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三国的屯田政策直接影响到明代的卫所制,从“租庸调”到清代“永不加赋,地丁合一”,从“青苗法”到“一条鞭法”,我们看到两千年的中国社会始终围绕着农村经济和政治稳定打转,走不出这个窠臼。

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中国人形成了严谨的以“血缘”关系为生产资料分配机制的传统架构。这明显区别于欧洲大陆国家,征战、迁徙和掠夺是西方民族的意识常态,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同时又延缓了真正国家意义的出现,民族——国家——宗教之间的关系需要欧洲人用十几个世纪才能厘清,直到十七世纪《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才最终奠定今天国家主权和疆域的概念。

而中国正好和欧洲相反,国家的概念由来已久,在古典《尚书》中已经有了“中国”一词。国家的诞生必然是社会分层的结果,而华夏文明起源的河洛地带,又是平原水系农作物种植发达的地区,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农田耕作需要组织有效率的集体人力劳动,也就是说是我们民族所依存的土地类型促使了民族文化和基因的形成,这既是得天独厚,又是民族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存在的保守、封闭的局限性由来。农耕文明的稳定性和周期动乱性形成交替的两股力,而让这种力量实现平衡的确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基因,包括儒家制度,道家思想,佛学人生观以及众多的民间信仰,构成了社会庞大而驳杂的传承体系。而众多的民风民俗让我们的乡土具有辽阔的丰富性,我们感受到从北至南虽然地域不同,饮食文化、语言表达、建筑形式都不尽相同,但中国的乡土总是在精髓里保持着一条主干的脉络清晰,乡土文化从诞生之初就烙上了深厚伦理和结构严谨之名,形成一种延续千余年的记忆。

汉民族做为中国的主干力量,在全国区域分为八大民系,就拿福建来说就有两大民系分别是“闽海民系”和“客家民系”。而这两大民系都是两千年来逐渐从中原地带迁徙而来形成,从根子上保留着汉民族原始特征。正因为如此在南方我们能看到至今保留完整的传统民风民情,这是一种横贯南北疆域的乡土文化之根。

乡土记忆并不是全部体现在人文角度,同时还有自然景观这一层面。古往今来对于山水的歌颂,历代文人不绝于缕,有陶渊明、谢灵运、陶弘景、李白、杜甫、王维、宋代苏轼、黄庭坚、明清张岱、纳兰性德等等。文人对于山水自然的陶醉来自于内心对于自由、性灵、唯美的向往。所以山水诗的历久不衰从一个侧面抚慰着现实中每一个饱受磨砺的个体。这是今天乡土记忆能发扬光大的感性基础,也是回归乡土的情感基因。

1.2 乡土衰落:

乡土的衰落并不始于今天,而是近几百年来来自封建王朝大一统的中央高度集权所需要,独裁与垄断培养出的自然是僵化和禁锢的社会形态,而乡土精神也在日趋麻木。可以说几百年来乡村积弊已久,适逢百年前中国社会的大动乱以及沦为半殖民地状态,更是加剧了乡土社会的崩溃。这些在林耀华的《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一书中有很大的揭示。

今天乡土的社会问题起因复杂,总之是时代转变过程中乡土与城市的角色转换让更多的人产生了不适应,人们在逃离乡土,农村空心化现象愈趋严重,农村伦理和农村分化更加紧张对立,乡土的建设一直是困扰多数地区的巨大问题。之所以让我们的乡土失去记忆,就是因为今天的乡土越来越像一个县城的边缘区域,更加类似于城乡结合带。我去过江西的瑞金,这座客家的重要城市在近百年前是红色革命的策源地,但是今天在城市和乡村中很难再看到乡土建筑的影子,满城清一色的欧式小洋楼,但主要的道路名字还被冠以“长征大道”、“红都大道”等等,其实城市和历史已无关系。同样的衰落也发生在中部地区的河南,近二十年时间乡土中的建筑以及礼仪一朝皆废,我曾经驱车去寻找南阳近郊的一处老宅子,这是当地仅存的几座乡土建筑,进入村子后发现到处都是零散乱盖的砖混水泥房,粗鄙不堪,并且环境整治的很不好,除了村中主路是政府出资水泥铺设以外,就再也见不到像样的公共基础设施了。

乡俗礼仪也是凝聚乡土精神的重要渠道。宗祠、族谱、祭祖、游神、团拜、社火、开光、祈福、地方戏剧、重大节日活动等都是联系村民感情,培育乡土风韵的事情,但是这些活动在北部和中部中国基本上被时代冲击的毫无存留。乡土记忆需要相配套的风俗和事物来具象呈现,而不是流于文字和画面,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征的事物是区别不同地域的标识。台湾2012年鹿港灯会就很好地将地方民俗,比如踩高跷,南音戏,游神等与灯会主题结合起来,发动更多的地方民众参与表演,也荟萃了海峡两岸民俗民建内容,于是灯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乡土记忆的缺失就是体现在乡俗乡德乡貌的无序建设上。“缺乏分层与缺乏记忆”的村庄必然留不住人,也没有再创造的活力。对于乡土的未来预期,也决定了我们是否重视与关注乡土的建设内容——是不是有延续性和关联性。正是福建、浙江、江西、广东这些地区的宗族意识和乡土联谊观念在今天依然很强,所以这些地区的乡土结构能有所保留。我一个祖辈生活在永定初溪土楼里的朋友告诉我,就是今天他在福州工作获得极大成功,他依然想要在老家村子里盖一栋豪华住宅。村子已经成为著名旅游景区,村内的土地非常紧张,盖房子的成本很大,但这些依然不能阻止他要回家盖房的决心。这就是同姓的宗族认同给人带来的本体性的安全感,他们会感到回到乡土中是幸福的。

中国人至今仍然保有“农耕民族的传统思维”,这种思维就是定居下来盖房子。中国人强在手工业和轻工业,对于重工业缺乏耐心和持久性。今天房地产业的持续兴盛就说明了这一点。可以说当梁漱溟和费孝通在研究民国乡村经济的时候,当时乡土还是中国经济的主体,就像上海这样的城市也是乡土文化的汇聚地。回到淳朴和秩序中去,这是乡土记忆的基础。如果外界巨大的诱惑力和不平衡感蔓延到乡土中,那么乡土依然是城市的物化表现。乡土的面貌就应该定义为非工业的原生状态,它应该以青山绿水,乡情浓郁,朴实自然,物产丰富成为城市的另一极,而不是成为城市的附庸。乡土让年轻人在这里获得生活的轻松,职业的际遇,乡土的幸福感是通过对比得出的,是在与城市的紧张和焦躁,压抑与多欲的对比中感受乡土诗意与唯美的一面。

1.3 乡土文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文创是一个宏观的运营体系,至今没有一个很好的对于文创作用和地位的准确解释,往往会流俗到文创就是一个好的点子和策划这样的地步。当然,创意确是需要充满智慧的一个对于项目的“撬点”,但这远远不够,文创是整合提升了一处空间一个项目资源运作的全过程事情,包含项目立项和调研,分析和研判,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跟踪和服务,运营中的调整和落实,这其中做为视觉的设计(建筑、室内、景观、照明)仅仅是其中一部分。通过文创产生了高附加值的利益,而文创是建立在合乎项目属性和社会需求上的文化再创作。

这些年流行文创概念植入乡土建设中,文创的目的应该是唤醒乡土记忆,将乡土原生元素和特色符号重新用现代设计语言整合后,以崭新面貌出现在乡土,这种面貌必须遵循乡土的历史和文脉,而不是凭空生成。最佳的方式就是如同台湾鹿港灯会,发掘出最吸引人的本土文化,通过当地人的介入进而成为文创事件。

文创就是将项目资源的最突出的某一点因素放大,形成“马太效应”。在《圣经马太福音》中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而寻找到核心的“某一点”就是文创的灵魂和关键了。

  二 乡土照明:

现在可以用“乡土记忆”的法则来进行乡土照明的定性与定位设计了。

前文分析众多的关于“乡土记忆”的诞生以及乡土衰落,乡土文创等基因和基调以后,我们可不可以梳理出乡土所应该具备的面貌——“朴实”、“自然”、“新鲜”、“趣味”、“静谧”、“热情”、“归属感”、“恒常性”、“民俗体现”、“空间秩序”……。这就是乡土情绪和乡土韵味,正是基于此我们展开相对应的照明设计。乡土照明是一种行为,我们只是将这种行为和照明载体与空间气质进行结合,我们把空间环境中最核心和最精髓的事物提炼出来,用照明设计予以表达。

2.1 照明目标

乡土照明需要创造功能舒适和安全,照明节能与低碳,视觉欣赏与趣味,意境独到与唯美的人居幸福光环境。这需要设计师充分理解乡土需求,能真正深入到乡土中去,研究载体,了解乡情,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以及适度合理的照明技术进行针对性设计。切不可以为画上几张效果图就能解决乡土照明的上述要求。同时也需要设计师具备充足的经验技术,博大的情怀和对于光影美学的独到认识,这样才能应对乡土照明的复杂性要求。

2.2 照明经济

另外基于乡土村落的现实经济水平,决定了其不可能像城市一样的大投入和大手笔。对于照明的基础条件不足需要因势利导,对于整体审美环境需要对比说明,告诉乡民面向未来的照明是什么样子,杜绝不符合乡土精神的花花绿绿,动感十足。优美人性的光环境一定是值得品味和舒适安全的,就像我们选用适宜的功率和照度水平,让公共空间减少光污染和眩光水平;选用合理的色彩让乡村带有共性的新奇视感。照明要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建筑而异,绝不可千篇一律的设计手法,要充分考虑到在游览时的动线和视线变化,形成含蓄、意趣、多样的设计感知。

2.3 大格局设计

要做到大格局的整体规划设计,区别对待乡土中重点、次要、附属等不同区域。对于乡土中地标建筑和景观廊道需要精心营造,在亮度水平和设计手法上凸显其重要价值。对于次要区域要按照其功能分区,依次定位商业、住宅、田地、道路节点、乡镇边界等不同的照度水平和亮度控制。对于附属建筑和环评条件恶劣的区域要降低其立面照明,重视其安全照明,采用“照明过滤法”,将不好的无法改变其白天现状的物、建用明暗对比省略起来。这样就能将村镇照明优化和规范起来。

2.4 照明过滤法

乡土现状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这里面有充满秩序和礼俗的旧式房屋,也有外贴饰面或者暴露砖混结构的新式建筑,更多是基于当前状况下的无规划、无设计、无分类的两者交叉混搭在一起。想要回到乡土记忆中,就要又选择有甄别地使用“照明过滤法”也就是通过光的明暗关系、亮度梯度将空间现象予以整合改造。将不适合表现、丑陋的、没有建筑文化美感的、不符合乡建需求的建筑在夜幕中隐藏起来,将适合乡土关系,能传递乡土美学的建筑用光显现出来。

既然是“技法”那就需要在现场审时度事,面对实际空间来综合考虑设计。“照明过滤法”强调的是即时性、想象空间,更多是光环境的会心视感。强调层次、过渡、虚实、强弱、做到眼中有物,行走有光,远看有色,停留有趣,居住舒适,安全可靠。用光将村镇丰富起来,给人更多新奇看点。

  三 嵩口照明设计

3.1 嵩口简述

嵩口是福州第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称“嵩阳”,位于福州永泰县西南,大樟溪上游,历史上是尤溪、德化、仙游、莆田等地物产的集散地。凭借着水运资源的优势,嵩口古码头曾经是各地货物中转的重要航运节点。这和福建很多至今保留完整的古村落很相似,比如桂峰村、培田村、芷溪村……,都是因为交通而发达,因为交通变迁而没落,但相应却保留下更多乡村面貌和记忆。

几年前的嵩口镇不可避免地随着大环境的变迁而逐渐衰落下去,土地特产税的取消和林业木材的减少,让农业荒废,年轻人离开家乡,做为永泰的区域大镇,嵩口一时陷入发展瓶颈。恰逢此时台湾“打开联合”文创团队看上了这块地处深山里的风水宝地,对于文化旅游的渴望让镇领导和台湾文创团队一拍即合。从2014年文创团队进驻嵩口到今天形成了福州有名的“嵩口模式”,这三年时间在嵩口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是环境得到整治,将经典核心乡土记忆挖掘出来,比如嵩口最为著名的“鹤形路”就是文创发挥的最好试验地。鹤形路是嵩口“龙口厝”的风水引导墙,用夯土制成,曲折的动线蔓延百余米,成为独一无二的乡土民俗文化活化石。通过对于夯土技艺的挖掘重整,今天恢复了鹤形墙的历史旧观,成为嵩口镇的核心景观标志。所有来嵩口旅游的人都要前来参观、拍摄。围绕着这个核心景观修复了若干栋保存较好的传统大厝建筑,规划了旅游动线,设计了两三处特色民宿,环境得到治理,导视系统也规范化建立起来,一点点的改变就引起了这么多连锁的反应。

随着基础设施的整治和建设,乡民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从开始的观望到随后的积极参与,村民发现环境美了以后,有游客来了;民宿开张以后,数百元一间的房子竟然能卖的出去,这打破了乡民的传统认识——原来嵩口还可以做成这样!原来的生活并没有变差,而是因为高度执行力的设计介入,乡民们发现了给他们带来新生活的契机。

紧接着镇里又利用水利专项资金建设了大樟溪防洪堤以及步道公园,将防洪功能与乡民、游客的休闲漫步结合起来。再往下开始设计更多特色建筑载体,像是“电影庙”、“德星楼”。电影庙原址本来是一座地方神祇信仰的庙宇,几十年前拆掉修了一座礼堂,那时是政治的需要。今天礼堂基本上荒废了,乡民们计划将其改回原来的神庙,这就和政治原则产生冲突。政府怎么可能将礼堂改为信仰场所呢?哪怕是废弃了也不行。这就产生了矛盾。打开联合团队适时介入此事,他们巧妙地将一侧墙体改为神龛,里面塑像安置神灵,对面是传统戏台,既能娱神也能乐民。舞台中间还能拆卸,这样游神的时候就可以从中轴线上出去。上级领导前来视察的时候拉上神龛前的幕布,就成了一个标准的礼堂。这就是文创设计的多维性,尽可能地包容不同文化特征的存在。

随着游客的增多,镇子里发现了游客白天来了之后晚上就会离开,也就是人不能留下来形成连锁消费,借以带动住宿、手工艺、夜游、餐饮等行业发展。如果不能形成一个有别与白天景观的夜间光环境,或者不能形成让人眼前一亮,别开生面的乡土照明效果,那么无疑这样的旅游文创还是不够完整的。

这就需要一个具有针对性和可实施性的照明设计来规划点亮嵩口的夜晚景观建设。通过照明的环境代入,让游客感受到新奇,让乡民感受到舒适。

3.2 功能舒适:

居住环境的安全和条件充足并不是城市所独有,在乡土中同样需要依据人居幸福标准进行相对应设计,这种设计包括景观绿化提升,建筑维护与复原,交通设施便利,公共设施齐全,配套服务优良等方面的细节性实施。

针对乡土中照明的功能舒适主要指道路照明和安全照明。一般情况下村镇的道路有主路、支路和巷道之分。主路做为进入村镇的干线,是村镇照明的主脉络部分。沿线建筑立面比较高大,楼层数在3—4层,多为现代风格,有少量树木,街道宽度多在10—15米,也就是楼高H=街宽D,在比例上较为适度。这些往往是村镇的新建区域。现在沿用的经常做法是路灯照明。

3.2.1 路灯照明

路灯照明由两部分内容,第一为灯杆形式,第二为光源形式。

3.2.1.1 灯杆形式,当前一般在传统村落主路上喜欢用立式高度在8米以内的中国传统宫灯造型灯杆,这种状况十分泛滥,从内蒙古到海南岛都是一个样子,造成了虽然是有着传统元素设计,但却一点都不能打动人心的效果。或者是流行一时的中华灯、莲花灯之类的仿生路灯,根本不考虑是否适合本镇本村之乡土风格。还有一种灯杆形式就是毫无甄别地选用现代化的灯杆,造型工业感十足,不锈钢材质、铸铁材质、铝合金材质。造成乡土街道彻底沦落为某个县级城市的边缘地带,无法和乡土精神融合在一起。

3.2..1.2 光源形式,今天的LED路灯并不是《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里的主选灯具,而是因为经济利益驱使,或者跟风现象,让LED路灯一窝蜂而上,不分地块环境不同。LED路灯本身没错,错在它目前通用的冷色温光源上,还有LED本身光源强烈的亮度形成高刺激感眩光。光源的选择应该是多种组合,在乡土中最适合的是暖色调,高显色性,那么陶瓷金卤灯无疑是很好的选择。第一显色性好,第二色感舒适,暖白色系,配光易于设计,能营造恰当的氛围。

同样道理,为什么在主路照明上一定要竖立灯杆呢?就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做一些实地设计,将光与环境更好结合。比如在两侧建筑上设计挑杆灯,减少立杆,这样可以把路灯的存在感降到最低。而挑杆也不一定非要采用规范标准上的截光型和半截光型灯具,在欧洲的街道上多有全角度发光泡路灯,可以将两侧立面建筑照亮,也能给道路提供足够照度。

由此可见,乡土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需要设计师用针对性的现场意识来实施,这样才能设计出最合乎实际的,最能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照明环境。

3.2.2 支路照明与巷道照明

这是村镇的主要内容部分,主路是框架是骨干,支路和巷道就是血管和毛细血管是肌体。以嵩口镇为例,目前规划的一期游道就是内涵最丰富的支路和巷道照明结合。以环镇步行道为主要支路,可以设计低空照明,尽量不在人的视野中出现景观灯立杆。以直路、横路、米粉街、服装街、关帝庙街、鹤形路、郭家巷为纽带联系起若干古厝,这些巷道和支路更不适应以立杆景观灯做照明,而是应该巧妙地借助建筑立面,比如用中宽配光的LED射灯做投射照明,而投射的目标物是宽泛的,可以是对面建筑一角,可以是地面盆栽绿植,可以是街心石板,可以是建筑门窗,由此产生反射光照亮空间。这样的照明手法是自由的、艺术的、多维度的、充满趣味与想象力的。首先避免千篇一律和枯燥,同时通过灯具的防眩光设计规避了人眼的不适应。而且最艺术化地实现了一种类似于舞台美术照明,表演型、情景化、易操作的设计效果。并且灯具安装简易,最适合低成本投入的乡土照明要求。

我们发现这种支路和巷道照明手法不仅在实现灯光的功能性以及安全性以外,同时满足了人的视觉审美照明要求。这种手法更多的是借光、透光、投光,让光来塑造夜晚环境中建筑的体积、结构、距离、色彩等彼此关系。今天很流行在传统村落里设置红灯笼,每家每户都悬挂这种灯笼装饰,无疑是一种习惯心理或者叫“懒惰设计”。不要以为挂个灯笼就中国味了,正是这种不分地域和习惯的作法混淆了乡土的差别。但是正像是挂灯笼一样,灯笼就是一种强烈的“暗示”照明,一种灯光的“舞美型”表演秀。对于街区的灯笼,如果上述的情景照明做出更动人效果的时候,可以有选择地去除一部分,以还传统建筑立面的干净。

3.3 美学照明

人类心理上永远在追求最朴质的美,也可以说简朴和具有内涵象征的事物越是接近美。所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就是这个道理,引起人的感官刺激,这并不是美,能让人产生愉悦和联想,引发共鸣和理解这才是美。

“美”在《说文》上解释为“羊大为美”,和“美”相应的还有“丽”字,也是指动物的丰硕耀目。美不仅含有实用主义,同时蕴含装饰性追求。装饰性是只有人才具备的精神情感附属,装饰与娱乐、游戏、技艺等都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本质的“附属品”,因为一切科学、技术、艺术、宗教都是人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对于“自然”来说都是“附属品”,所以美学照明非常适合乡土建设,它充实和丰富了人的丰富的情感世界。

正象有和无是相生关系一样,功能与装饰也是一种互补,甚至是融汇共生。很多时候功能照明和装饰照明是分不太清,因为做为功能的时候就会有装饰的美化,做为装饰的时候就有功能的作用。

3.3.1 节点地段

嵩口镇最主要的节点有张元干雕塑路口,大榕树桥头广场,直街与中山新街路口,镇政府路口,古镇游客服务中心。设计节点照明要注重用光的合理和准确,比如张元干雕塑,如果用习惯性的下射光来做投光照明,只能造成雕像底部亮上面暗,以及雕塑面部阴影浓重。我们从周边建筑上采用窄角度的投光灯对雕塑做照明,可以实现将人们的视线吸引到雕塑顶部的设计目的。

大榕树是桥头广场的核心景观,对榕树可以做适度时段的彩色渲染。因为榕树的枝叶繁茂,树冠遮地庞大,想要实现理想的整体透光效果,可采用灯具分层次安装在榕树枝杈上的作法,但固定灯具的捆绑绳需要有一定弹性,避免伤害榕树生长。并且这种染色照明宜白光——暖色系为主,色彩照明也要规避蓝紫色光谱段,因为蓝紫色光谱会促进植物生长,干扰到植物生物钟。

直街与中山新街路口做为车行和人流交叉的地方,需要有足够亮度的警示照明。但不能简单地使用LED路灯照亮地面,更不宜使光源成为视觉刺激,而是将照明重点放在四角的建筑立面上,通过立面的照明发射提供该交通节点一定程度的空间亮度。同样手法也应用在镇政府入口处,通过建筑立面亮度的不同提示人们空间所属的变化。

做为传统街区的直街,现在也是嵩口镇的商业街区,街道不宽,建筑密度较大,年代也比较久远,更关键的是在风格上趋近一致。直街区域建议分段实现趣味照明,采用投影灯和彩色光,适度加以智能控制,让光出现运动变幻。同时对于建筑立面照明采用“对投”手法,产生立面光斑,营造舞台美术的梦幻感。

以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照明为例,对于类似于旅游服务中心这类公建设施,立面照明要清晰明确具备导向性、吸引性。结合载体构造和周边树木营造氛围照明,提升古镇游的品质。

3.3.2 地标建筑

散落在村镇中的古厝是我们照明的重点,也是第一期游道计划串联起来的光之“珍珠”。我们希望游客以一种“发现”的惊喜感来感受灯光在夜晚的魅力。因为古厝历经沧桑后多数是显得破败老旧,但是这种历史感在夜晚的光照条件下却能焕发出新鲜。人们惊诧一束光投射在建筑局部构件上的丰富表情,形成的浓淡虚实阴影,遮蔽掉了不好的物体,让人的目光吸引在光所形成的表演趣味上。可以说夜晚灯光塑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建筑空间。

对于古厝照明要实地调研谋划,采用的灯具功率,安装位置和角度,光斑的大小都要精心计算。但不能过于严肃,要用“玩”的心态去做照明,这种“玩”就是趣味和引人探索。让人去寻找光的出处和变化,这就是一种艺术化的照明手法。这类地标建筑有龙口厝、德星楼、宴魁厝、张元干纪念馆、林氏宗祠、天后宫等。

3.3.3 溪滨步道

嵩口新建防洪堤设计了护栏、座椅、绿植、石板步道、鹅卵石坡岸、错层立体变化,照明应该提供安全防护以及审美空间过渡。但现状是堤坝缺少前期规划,线缆现在已经很难再敷设下去。我们建议步道照明和堤坝的装饰照明结合在一起,步道旁有建筑的从建筑上投光照明,没有建筑的采用低空照明,适度破路。采用的灯具很简单,就是用独立大块岩石底部挖线槽,将LED灯具固定在岩石上,侧出光照明。这样既能将路面照亮,也巧妙地利用了岩石做为景观的自然组成。还有一种高成本设计就是制作仿岩石灯具,也能起到隐蔽和功能作用。

3.3.4 辅助景观

大樟溪对岸的竹林、成片古建筑是视线远眺收束点,起到夜晚中空间的对景作用。让人产生树影婆娑,微光摇曳的审美感受。所以在河对岸的载体照明中要强调手法概括性,不拘泥于细节,形成光的明暗渐变关系即可。若有若无,虚虚实实的视觉感受最能唤起人的审美联想。

大桥照明不宜过度,保持一定桥体轮廓照明,将结构部位照亮,光色宜暖不宜动态。以泰宁同心桥为例。

还有一些街巷中建筑分开,显露出大片田地,更远处有隐藏在农作物之间的古厝。这些自然地貌在白天就具有很好的视线穿透性,带给人乡野的蓬勃活力和恬静印象。如果能在夜晚对远处的古厝做微弱的照明,可以极大地活跃空间视觉层次,形成远近呼应。让人在夜游中出现更多惊喜和目不暇接,完善了夜游的光色连贯和一致要求。

中山街上新建的多层楼房可以做适度照明,强调建筑顶部,形成连绵楼际线,此处不是重点,起到导引作用就可以。进入古镇的前引部分照明需要设置一些能代表嵩口文化特征的符号化灯光装置,比如拱形光桥,线型光雕,民俗灯具等等来加强镇子入口氛围,界定内外空间。这些装置作品在白天也能起到同样作用。

  结语

其实这里有一个关键性问题,那就是,村镇照明的目的是什么?有些是要改善乡居生活条件,让乡民切实感受到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喜悦和进步意识。有的是为了发展旅游经济,用夜景照明来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住宿,品尝美食,甚至能长期定居下来。还有就是两者相结合。嵩口的照明设计,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是重点区域的环境装饰光;第二是大面积镇域的常态功能光。其实这两者是相互结合的,在装饰光做的很有趣味的时候,功能性也就体现出来了。